重磅!中國勞動力報告:機器人決定未來製造業
文章出處:敏敏 人氣:發表時間:2018-12-20 21:35
重磅!中國勞動力報告:機器人決定未來製造業發展模式
隨著人工智能加速發展,機器人將會擴展到勞動力市場的各個角落,覆蓋的行業領域不僅局限於服務類,科技技術類工作也未幸免。那麽人們在失去工作的同時,收入也隨之被剝奪。
早些時候,英國某廣播公司就有過報道,報道稱法國社會黨人Benoit Hamon贏得了29日的總統候選人提名選舉,將代表社會黨參加法國總統大選。而他的競選發言中提議每個月向法國成年人統一發放一筆750歐元(約合人民幣5500元)的月收入。Benoit Hamon認為,統一發放月收入是給日益受自動化衝擊的法國提供一個緩衝,因為機器正在奪走普通民眾的工作。業內頂尖科學家、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計算機專家Dr Subhash Kak曾在采訪中提出,隨著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水平不斷提高,機器終將取代人類,迫使人類進入“地獄般的反烏托邦社會”
一份《自動化時代的勞動力轉變》報告顯示,全球將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作占比為50%以上,截至2030年,將有8億工作者被機器取代。報告稱穩定環境中的體力工作(如機器操作員和快餐行業員工)最容易被機器人取代。在雖然報告稱到時會有新的工作,但也強調人們也許必須學會新的技能,才能得到這些工作。報告中寫道,“在全部失業人口中,也許有7500萬到3.75億人需要轉換工種,學習新技能。”比如我國是受到自動化的影響也許最大的國家,按絕對值計算,需要轉變工種的人數最多,到2030年最多可達1億人,占全部勞動力的12%。
勞動力現狀將引領中國走上工業自動化的道路
現如今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使用仍處於早期階段。中國機器人密度(以每萬名製造業工人中工業機器人的數量來衡量)僅有68,略低於全球平均74的水平,與韓國(631)、德國(309)和日本(303)的差距更是巨大。有報告分析稱,2016年全球售出了30萬個工業機器人,其中30%在中國售出。假設這一市場份額進一步增長到40%,中國需要超過10年時間才能將機器人密度提升到200的水平(舊機器人離崗、更換的情況沒有計算在內),但這一數字仍遠遠落後於現今的日韓兩國。
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力勞動趨勢逐漸顯現
技術的進步提高了生產力,也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但工業機器人趨勢下,獲益的是機器的擁有者和使用者,而那些被機器替換下來的勞動力則不得不陷入失業和貧困。應對自動化帶來的結構性失業,就需要調整社會再分配結構,將機器帶來的生產力提高所創造的財富,以公共物品的形式回饋社會,比如給失業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並進行再就業培訓,使失業者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等。
早些時候,英國某廣播公司就有過報道,報道稱法國社會黨人Benoit Hamon贏得了29日的總統候選人提名選舉,將代表社會黨參加法國總統大選。而他的競選發言中提議每個月向法國成年人統一發放一筆750歐元(約合人民幣5500元)的月收入。Benoit Hamon認為,統一發放月收入是給日益受自動化衝擊的法國提供一個緩衝,因為機器正在奪走普通民眾的工作。業內頂尖科學家、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的計算機專家Dr Subhash Kak曾在采訪中提出,隨著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水平不斷提高,機器終將取代人類,迫使人類進入“地獄般的反烏托邦社會”
一份《自動化時代的勞動力轉變》報告顯示,全球將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作占比為50%以上,截至2030年,將有8億工作者被機器取代。報告稱穩定環境中的體力工作(如機器操作員和快餐行業員工)最容易被機器人取代。在雖然報告稱到時會有新的工作,但也強調人們也許必須學會新的技能,才能得到這些工作。報告中寫道,“在全部失業人口中,也許有7500萬到3.75億人需要轉換工種,學習新技能。”比如我國是受到自動化的影響也許最大的國家,按絕對值計算,需要轉變工種的人數最多,到2030年最多可達1億人,占全部勞動力的12%。
勞動力現狀將引領中國走上工業自動化的道路
過去中國由於勞動力富足,在工作的大部分企業都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因此,西方發達國家借助中國的人口優勢,將一些工廠都放在中國。但是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的進一步上升,工業的生產也逐漸的從勞動力密集型轉移到技術技術密集型。企業在工業自動化和人工之間權衡趨勢的時候會有更多的動力選擇投入更多的成本在設備的自動化領域,這樣的狀況帶動了中國生產企業的升級,促使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進一步走向全方位的自動化。
工業自動化技術朝著人工智能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預想到,那些目前隻能借助人工來完成的生產在不久的將來還是會被自動化取代,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技術發展的必然。雖然在整體上,我國的工業自動化水平沒有能力和美國日本等國相比,但是在一些特殊領域,中國正在暗自發功。
中國工業機器人應用仍處於早期階段現如今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使用仍處於早期階段。中國機器人密度(以每萬名製造業工人中工業機器人的數量來衡量)僅有68,略低於全球平均74的水平,與韓國(631)、德國(309)和日本(303)的差距更是巨大。有報告分析稱,2016年全球售出了30萬個工業機器人,其中30%在中國售出。假設這一市場份額進一步增長到40%,中國需要超過10年時間才能將機器人密度提升到200的水平(舊機器人離崗、更換的情況沒有計算在內),但這一數字仍遠遠落後於現今的日韓兩國。

在生產模式上,生產由集中向分散方式轉變,產品同質化向個性化轉變,形成實時優化且自我組織的產業鏈。
在智能製造裝備上,工業機器人的普及創造了一個包含新型工業PC、網絡化PLC/自動化及通信元器件、高精度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智能生產線等相關整機零部件的超萬億市場。
經行業人士預計,機器人在全麵應用後,中國很大比例的人口將被迫轉型為技術人員或轉投服務以及創業自謀出路,當然,機器人大潮所造成的深遠影響隻能通過實踐來證明,但目前,我國法律法規、意識形態、社會結構等方方麵麵還沒做好充足的準備,但無論如何,好比汽車代替騾馬、電腦代替打字機、互聯網代替傳統交流方式一樣,工業機器人代替人工勞動力趨勢已經逐漸顯現。
工業機器人可以讓我們實現“雙贏”技術的進步提高了生產力,也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但工業機器人趨勢下,獲益的是機器的擁有者和使用者,而那些被機器替換下來的勞動力則不得不陷入失業和貧困。應對自動化帶來的結構性失業,就需要調整社會再分配結構,將機器帶來的生產力提高所創造的財富,以公共物品的形式回饋社會,比如給失業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並進行再就業培訓,使失業者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等。
目前,以機器人、人工智能、三維打印、在線協作製造等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具有更高智慧的機器正在進化,機器能夠比人類更廉價地完成越來越多的工作,人類智能也遭到越來越大的挑戰。因此,參與和機器人的合作,我們才能夠在機器與人的競爭中獲勝,否則,剩下的隻有淘汰。
小編認為,智能機器人能夠增加產能,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原本中低端的勞動力會被高端的勞動力替代,將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能夠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更多更具有科技含量的技術。所以,我們需要重視學習,而不是說學習無用,早早輟學出來打苦力工,畢竟智能機器人最先取代的是穩定環境中的體力工作。 下一篇:沒有了 上一篇:工業機器人大發展時代到來:2017全年產量超12萬
此文關鍵字:重磅,中國,勞動力,報告,機器人,決定,未來,
同類文章排行
- 2019年智能製造專業建設研討會
- 工程中心到廣東省智能製造研究所參觀學習
- 內蒙古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領導一行蒞臨我司交流
- 市長心係教育,走進官渡區職業高級中學機器人
- 雲南省四十餘所職業學校領導走進機器人實訓室
- 離線編程的操作原理是怎樣的?
- 工業機器人的係統構架分為幾部分?
- 工業機器人係統組成?
- 工業機器人手夾爪的好處?
- 機械臂的結構設計原理?
最新資訊文章
- 2019年智能製造專業建設研討會
- 工程中心到廣東省智能製造研究所參觀學習
- 內蒙古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領導一行蒞臨我司交流
- 市長心係教育,走進官渡區職業高級中學機器人
- 雲南省四十餘所職業學校領導走進機器人實訓室
- 申報建設“院士工作站”、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 攜手遂川職業中專開啟共為智能製造人才培養新
- 任務驅動式教學、2018年第三期工業機器人應用技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發展源於合作,共贏始
- 熱烈歡迎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領導蒞臨我司參觀
- 辭舊迎新、歡聚一堂!2018擼起袖子加油幹!
- 熱烈歡迎贛州市在穗掛職幹部蒞臨我司參觀交流
- 熱烈歡迎贛州應用技術職業學校領導一行人蒞臨
- 我們結業啦!先進製造業的“風口”上,有你有
- 工業、智能機器人應用技術培訓班開課啦!
- 邵陽市女子職業學校領導一行蒞臨我司指導交流
- 廣州AG只为非凡只为不平凡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教學資源驗收會
- 雲南施甸縣職業高級中學校長一行蒞臨我司指導
- 白雲區政府相關領導蒞臨我司參觀考察